万安新闻

首页>万安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社会责任
为什么说未来几十年,中国建筑师的方向都在城市更新了?
发布日期:2021-11-09 【阅读次数:
摘要:建筑有点料每日一例优秀案例公众号来源:青年建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近 20 年得以加速,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研究城市化的进程就会发现,城市其实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如同一个生命有机体...


来源:青年建筑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近 20 年得以加速,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研究城市化的进程就会发现,城市其实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如同一个生命有机体,不断地生长。城市从诞生到长大,再到蓬勃,一直在“新陈代谢”。当然城市也会老去,历史中也有不少城市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人类历史中,科技发展其实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无论是工业革命还是信息革命,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带动了城市地块功能的逐步转变。比如原来城市核心区的码头建筑,因为铁路运输的发达而逐步废弃,这是物流方式转变带来的城市地块功能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最大的表象是城市人口的剧增,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居住空间、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剩余空间,一种是城市设施自身的富余空间,如立交桥下;另一种是城市设施之间的挤压空间,如口袋公园。这些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场地。



立交桥下景观设计(图片来源于网络)


口袋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城市不仅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因为它是连续生长的,由 无数个小的单元模块或者不同功能的地块整合而成,随着中国城市化逐步走向更加集约、精致的阶段,大拆大建的模式已不多见,城市微更新却可以像针灸手术一样对更小的地块进行更新改造。微更新,它的对象是小尺度的,它的方式是渐进的,它的原则是保护性的——能留下的建筑特征和文脉,会被最大限度地保留。


既然是更新,而不是推倒重建,那么就必然涉及更新的载体:现存场地或现存建筑。也必然涉及更新后的新结构,新旧结构之间,是对话和并置的关系。同时,微更新还有很多具体的手法,比如老的结构,新的表皮,我将其称之为“新包老”,比如 MAD最新的珠海银坑艺术中心方案“穹顶下的村庄”;也可以是老的表皮,完全新的内核,这是“老包新”,比如青山周平的苏州有熊文旅公寓;也可以是老的下层基础,新的上层结构,这是“老下新上”,比如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还可以是局部的替换,这是“局新换老”,比如 UAO 瑞拓设计的良友红坊 ADC 艺术设计中心;还有就是“全新换老”,这个提法更适合于城市的剩余空间,比如口袋公园,它的旧体现在它的用地边界、周边的老建筑或既有功能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地块本身因为改造而对周边的建筑或人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俞挺的水塔之家。


珠海银坑艺术中心方案“穹顶下的村庄”(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州有熊文旅公寓


水塔之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城市微更新是和城市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城市化的发展带来城市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会是微更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未来的城市,因为自动驾驶科技和共享经济的发展,汽车不再私有,全部自动驾驶,个人或家庭不再需要自有车辆,汽车数量会大大减少,那么大量的停车空间必然会闲置,需要转换功能;汽车数量的下降也会带来城市交通空间的闲置,如跨越江河的桥梁、高架桥等,这些也需要更新。城市化的发展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目前的住宅产品,也会向适老化更新……畅想未来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大开脑洞的有趣思维体操。


但是无论怎么畅想未来,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城市的使用主体是人。围绕人的使用、提升人的愉悦感,是所有城市微更新的不二法门。也正是围绕“人”的尺度来展开的更新,才是“微”更新,而不是“城市设计”或“再造新城”。充分照顾人的感受,才是微更新永远的正确发展方向。


——以上文字摘自《城市微更新:城市存量空间设计与改造》的前言,作者:李涛


--------------------  -  END  -  -------------------


往期回顾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028-86180516


< 上一条 返回列表 下一条 >
蜀ICP备11018227号技术支持:美网科技